<i id="blgng"><meter id="blgng"></meter></i>
    <rt id="blgng"><optgroup id="blgng"><strike id="blgng"></strike></optgroup></rt>
      <span id="blgng"><optgroup id="blgng"></optgroup></span>

  1. <li id="blgng"></li>

      <label id="blgng"></label>

      1. 中國會計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簡報(第十四期)
        發布時間:2010-7-19     瀏覽次數:5857     【打印此頁】  【關閉窗口】
         6月29日上午“會計準則與國際趨同”專題研討紀要
         
        2010年6月29日上午,在會計準則與國際趨同的討論中,在東北財經大學傅榮鳳教授和重慶大學辛清泉副教授主持下代表們對七篇提交的論文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首先發言的是來自武漢大學的劉啟亮副教授,劉教授作了題為《IFRS的強制采用、盈余動機與應計及真實盈余操縱》的發言。文章運用我國2005-2008年A股市場的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結果發現: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的新準則強制實施以后,公司的應計盈余管理空間擴大了,同時,公司的真實盈余管理也明顯地增加了,其中,應計盈余管理空間的擴大可能是由于會計穩健的結果。其次,公司為滿足盈余管理的各種動機需要,會靈活地同時使用應計與真實盈余管理來協調互補地達到恰當調節利潤的目的。此外,除了股票增發動機以外,其余各種動機在一定程度上都利用了新會計準則的強制實施來進行應計或各種真實盈余管理,以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東北財經大學姜英兵副教授認為這篇文章主要貢獻在于在國內首次研究了在強制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前提下,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強制采用對應計與真實盈余管理的影響。
        東北財經大學的姜英兵副教授作了題為《新會計準則與應計異象》的發言。由于我國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實施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新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實施后的效果或經濟后果如何,其對我國資本市場效率有何影響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共同關注的焦點。目前我國的新會計準則由“收入費用觀”的制定理念轉向了“資產負債觀”,這使得會計盈余各個組成部分的持續性、穩健性和價值相關性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論文以應計異象為切入點,研究新會計準則下中國資本市場的證券定價效率問題,論文的研究方法沿用Sloan(1996)的研究思路,比較了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會計盈余各組成部分的持續性,發現應計利潤的持續性顯著降低,應計利潤與現金流量持續性差異顯著提高。然而,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Sloan(1996)的投資組合套利策略并不能獲得超常回報,這與舊準則下10%左右的超常回報明顯不同。這表明,公允價值模式的采用雖然使得會計盈余的穩健性、持續性有所降低,但卻使市場定價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北京工商大學毛新述副教授認為論文的主要貢獻在于基于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以應計異象為切入點,考察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證券定價效率,為評價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效果提供了經驗證據。
        北京工商大學的毛新述副教授作了《論公允價值計量與資產減值會計計量的統一》的報告。論文主要從財務報告模式的轉換的角度討論了建立與財務報表目標、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和要素定義相符的計量標準,并進而分析了現行主要準則體系中公允價值計量與資產減值會計計量的分離及其不利后果,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財務報告“價值觀”的要求統一公允價值計量與資產減值會計計量的可能途徑。最后為解決以FASB和IASB為主的不同準則制定機構關于資產減值會計計量的分歧,實現會計準則的全球趨同,以及建立全球統一的高質量會計準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重慶大學的劉斌教授指出該文的貢獻在于:使會計準則內部各組成部分之間能前后連貫;減少會計準則,特別是資產減值會計確認與計量準則的執行難度;有利于會計準則的全球趨同。對論文的內容提出了有價值的完善建議:公允價值會計計量的三個層次在資產減值會計準則中如何加以具體應用?凈金融資產和凈經營資產在應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來提取減值準備時有什么不同?在用的凈金融資產和凈經營資產如何站在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要求的市場參與者角度,為什么要執行脫手價格?資產減值的會計計量采用公允價值后為什么不確認持有利得,其理由是什么?
        北京交通大學的姚立杰博士作了《IFRS應用效果之成敗因素分析》的報告。作者提出隨著20國峰會上各國首腦就在全球采用單一的高質量會計準則這一共識的達成,在全球范圍內采用IFRS已是毋庸置疑。因此,單純檢驗IFRS應用的市場效應是積極還是消極已意義不大。目前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首要任務是研究如何才能使IFRS的應用收益最大化。論文分別從國家層面和公司兩個層面探討了影響IFRS應用效果的一些重要因素。在國家層面,主要關注IFRS的采用模式、本土會計準則與IFRS的差異、IFRS的貫徹和執行以及一國的法律體系和政治體系對IFRS應用效果的影響。在公司層面,則重點分析了采用IFRS的意愿程度、融資需求、所有權結構、財務報告公司和公司治理情況對IFRS應用效果的可能影響。此研究將有助于各國/各公司有的放矢地改善有利于提高IFRS應用效果之因素,改進或消除IFRS應用效果的負面因素,進而最大化IFRS在世界各國應用之收益。重慶大學的張金若博士認為研究選題重要性突出,切入點獨到,國家層面和公司層面的分析,視野開闊、全面。張金若博士就論文內容提出了進一步探討的問題:為什么選擇的是27篇權威文獻,其中不少是working paper;采用IFRS并不必然會帶來市場的積極反應。那么具有何種特征的國家/公司從IFRS的采用中受益呢?具有何種特征的國家/公司從IFRS的采用中收效甚微甚至是消極效應呢?He, Wong and Young(2009)發現2007年中國上市公司開始采用新會計準則(與IFRS趨同的會計準則)之后,盈余價值相關性并沒有顯著提高,并且以公允價值為基礎計量的盈余成分并不具有價值相關性。既然IFRS在中國的應用效果不盡如人意,那么如何才能夠改善IFRS在中國的應用效果呢?
        重慶大學的張金若博士作了《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會計準則研究》的報告。金融危機爆發前,IASC/IASB與FASB就分別在有關具體會計準則中規范了金融資產終止確認,但并不能有效的約束資產轉移方選擇合理的會計政策以反映經濟實質,這在一定程度上誘使發起人弱化證券化基礎資產的風險管理意識。作者認為,正是由于終止確認會計研究長期滯后于初始確認研究,致使分布于各個具體會計準則的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標準的低質量與不一致。IASB與FASB目前正在進行的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標準,合理的立足于資產定義,但是它并沒有合理利用好資產定義,錯誤的解釋了“未來經濟利益”的獲取方式,并可能導致不合理的終止確認會計處理,“矯枉過正”。中國海洋大學的王葒教授認為新會計準則對金融工具的規定較為模糊,難以應用。本文“知難而進”,從理論上對金融資產終止確認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極具學術價值。此外,王葒教授認為現在金融工具的研究還遠遠滯后于實踐活動,并且缺少相關的案例予以佐證,希望專家們多多對此進行研究交流。
        內蒙古財政學院的杜默然副教授在《會計準則變遷的自組織演化機理研究》一文中認為近年來的制度變遷研究,日趨傾向于利用自組織理論探討。文章將會計準則視為一種制度,將會計準則制定看作是一種制度安排,并將會計準則變遷納入制度變遷的理論框架中進行研究。文章運用自組織理論,闡述了會計準則變遷的自組織本質,并從會計準則變遷自組織演化的前提、動力、演化誘因和演化路徑四個方面,分析了會計準則變遷自組織演化機理,試圖為會計準則變遷研究開辟一條新的途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王清剛副教授做出評價,認為研究視角獨特,已有的會計準則變遷研究,選題多從新制度經濟學、產權理論、供需關系、博弈論、制定導向、主導誘因等角度分析。論文借鑒生物學研究中的自組織理論,研究了會計準則變遷的自組織本質和自組織機理等問題,不僅給人感覺耳目一新,而且引入研究會計準則變遷的一種新思維;語言表達流暢優美、嚴謹準確;研究結論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任何變化都是內因與外因交互作用的結果,作者如果能夠建立如下的分析思想,并輔以例證和演變路徑分析,也許可以更好地解析會計準則變遷的機理結合經濟全球化進程和會計準則全球趨同,作進一步的跟進研究,結論應該更具有價值,如文獻和舉例都不是很新。
        最后,東北財經大學的王玨博士作了《我國金融工具從四分類到兩分類的現實思考》的報告。2009年11月12日,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發布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IFRS9),提出了對金融資產兩分類的新規定,文章對兩分類在我國金融工具實務中的適用性進行探討,并結合我國現實情況提出政策建議。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的王志偉教授點評中認為論文的主要貢獻在于跟蹤了IFRS的最新變化,運用中國數據研究了IFRS9的經濟后果,對金融資產會計計量國際趨同提供了經驗,但是文章中對文獻介紹不足,沒有討論IFRS9的修改動機。
         
        (根據記錄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中國會計學會教育分會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編
         




        我要評論



        (只有會員才能參與評論,如果您已是會員請 登錄 后評論)
        論 壇 | 版權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14號月新大廈 郵編: 100045 電話: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網安備:110102005602 | 京ICP備12005383號-1 | 中國會計學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噜噜嘿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 中国极品美軳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在线a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日韩免费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乱理片免费完整的|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网站| japanese色国产在线看免费|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全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免费视频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www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无码无卡免费| 男男gay做爽爽免费视频|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7| 一级日本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