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績效評價與企業價值”專題研討紀要
6月28日下午,在對外經貿大學湯谷良教授和河南大學丁庭選教授的主持下,績效評價與企業價值專題組在黃海飯店6樓會議廳對報告的6篇論文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暨南大學的蘇冬蔚教授首先作了題為《股權激勵的公司治理效應:基于盈余管理視角的實證研究》的專題報告。他從盈余管理的視角,以2006至2008年間提出或通過股權激勵預案的119家上市公司和未提出激勵預案的1454家公司為對象,研究了不同類型股權激勵的公司治理效應,回避了CEO持股與企業業績之間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研究結果表明,在控制住股權分置改革、產權和控制權結構、董事會獨立性、審計質量、債權人治理及境外投資者持股等因素后,股權激勵具有負面的公司治理效應,而其它類型的CEO持股則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并據此提出了不斷優化公司內外部治理結構、制訂出周密合法的股權激勵方案、建立科學合理的公司業績考核體系、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培育成熟理性的資本市場并完善相關法律等對策建議。來自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的劉成立副教授代替毛淑珍對報告作了點評。他認為,文章邏輯清晰,文獻充實。同時,也提出了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他首先對文章使用的6個盈余管理模型之間的關系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是否應該選擇一個適合我國的模型來進行驗證;其次,劉教授與蘇教授共同切磋了輔助假設的必要性,并認為應該適當增加假設提出的理論依據。蘇教授表示輔助假設問題已經修改,并對其他問題一一進行了回應。現場的觀眾也積極參與了討論。
北京交通大學的陳登彪博士代替馬忠教授作了題為《制度環境、公司多元化經營與現金持有邊際價值》的專題發言。他在對我國制度環境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上市公司多元化經營對企業現金持有邊際價值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上市公司現金持有邊際價值整體上低于賬面價值。當公司融資受到約束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較高時,多元化經營能顯著提升現金邊際價值;而當公司融資不受約束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較低時,多元化經營降低了現金持有的邊際價值。當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高時,整體表現為多元化經營提升現金持有的邊際價值,但如果最終控制人的所有權與控制權存在分離且為國有股東最終控制時,多元化經營顯著降低現金持有的邊際價值,且最終控制人的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和國有股東最終控制加劇了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時多元化經營對現金持有邊際價值的損害。他還發現,相比相關多元化經營,非相關多元化經營降低了現金持有的邊際價值。來自云南財經大學的陳紅教授對報告進行了點評。陳教授認為,文章把公司多元化經營與現金持有價值融合起來進行分析,切入點較好,能夠從制度環境的角度對兩者關系進行實證研究,也較有開創性。但是,在探討現金持有動機方面,雖然有些企業考慮得較為復雜,從現金持有價值角度進行決策,然而更多的企業主要從使用上的便利角度留存大量的現金,文章對此并未提及,希望后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現場觀眾提出了相關多元化與非相關多元化的度量問題,報告人詳細解釋了根據公司代碼計算相關多元化指數和非相關多元化指數的過程以及確切的分類度量方法。
北京交通大學的程小可教授的報告題目為《科技開發支出的價值相關性研究——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他利用改造后的Ohlson模型對資產負債表中的“開發支出”項目與其它資產負債表項目之間是否存在價值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上市公司科技開發支出對企業權益價值具有顯著的解釋力,科技開發支出比無形資產以及扣除科技開發支出后凈資產的價值相關性更高。在采用消減規模效應模型并加入相關控制變量后,上市公司科技開發支出占價值比依然能顯著解釋價值增長率。他據此分別針對上市公司管理層、上市公司監管機構以及各級政府三個層面提出引導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完善科技研發信息披露等政策建議。來自西安財經學院的高曉林教授對報告進行了點評。高教授認為,對開發性支出與企業價值之間相關性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目光犀利、視角獨特、論證嚴密、結論可靠,同時也對文章采用T+1方式來體現研究開發支出對企業績效的滯后反應提出了商榷,對文章提及的企業研發支出信息披露積極性不高的動機以及各級政府在現有鼓勵政策之外還應該如何進一步鼓勵等問題與程教授進行了探討。程教授解釋說,文章通過股價選擇時點來盡量反映研究開發支出的滯后反應,指出了當前公司財務報告中費用性研究開發支出披露不充分的問題,并對后續的XBRL要求報表附注披露標準化寄予了厚望。現場觀眾提出文章研究僅限于資本化研發費用,而投資者判定企業未來發展時可能更注重所有研發支出;另外,當研發結束后,部分研發支出轉化為無形資產,這些因素對文章研究結論是否存在影響等問題。程教授坦誠該問題也是其研究中考慮較多的部分,文章通過將無形資產項目引入模型進行擴展性研究來解決上述問題。
重慶大學的劉斌教授作了題為《會計穩健性與資本投資效率的實證研究》的報告。報告用盈余—股票收益關系模型估計會計穩健性,以投資過度和投資不足作為資本投資效率的替代變量對會計穩健性和資本投資效率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會計穩健性與資本投資無效率水平、投資過度(不足)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為借助會計穩健性水平降低契約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緩解公司的過度投資或投資不足行為、改善公司的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公司價值提供了依據。來自河北經貿大學的王利娜副教授對報告內容進行了點評。她認為文章研究的切入點較好,研究意義不言而喻,并對文章中穩健性的估算問題與報告人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如果單純地檢測企業是否存在穩健性時使用Basu模型是非常不錯的,但當研究會計穩健性對其他因素的影響時,有很多交叉項和啞變量,可能會造成多重共線性問題,選用工具變量來解決是個很好的辦法,但如何選擇工具變量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另外,如果工具變量把規模、負債和市凈率三個因素結合在一起來研究會計穩健性是否對其它因素存在影響時,如何區分三者的影響非常困難。報告人對此深表贊同。
中央財經大學的劉俊勇副教授就《負激勵、延遲支付與任務績效—基于心理學視角的實驗研究》一文與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他對我國企業中負激勵與延遲支付計劃兩個因素能否改善企業績效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對一般線性預算薪酬合同、含有負激勵的線性預算合同、含有延遲支付的預算薪酬合同和既有負激勵又有延遲支付的預算薪酬合同等四種激勵合同對任務績效的的效果進行了實驗檢驗。研究結果表明,負激勵和延遲支付計劃均能有效提高企業的總績效并降低單位人工成本。來自南京理工大學的溫素彬副教授對報告進行了點評。溫教授認為選題具有很好的理論意義和現實的指導價值,文章結構完善,對EVA獎勵計劃的設計改進科學合理,研究結論合乎常理。同時,溫教授也提出了應該擴大樣本量、改進實驗對象、提高負激勵和延遲支付的程度、改進負激勵和延遲支付的變量選擇以及分析不同的激勵方式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等進一步需要研究的問題,報告人給予了一一回應。
華南農業大學的于健南副教授在其《信息透明度與企業價值——基于中國上市家族公司的經驗證據》一文中,以110家家族上市公司為樣本,對信息透明度與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以證交所的年度考評和盈利分析師的預測的結合作為衡量信息透明度的評價指標,以Tobin’s Q值作為衡量公司市場價值的指標進行回歸分析,分析結果表明,上市家族企業的信息透明度越高,企業價值反而越低,并據此建議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頒布一套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評價指標體系等。來自中央財經大學的劉俊勇副教授對報告進行了點評,對研究內容的新穎性給予了肯定,提出了增加專門針對家族企業假設的理論依據、進一步明確界定包括信息質量、信息透明度等概念的建議,并探討了分析師預測人員的多少與評價企業價值之間是否互為因果關系的問題。
中國會計學會教育分會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