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計學會于2013年11月24日上午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召開2013年度《會計研究》編審工作暨論文研討會,就進一步改進《會計研究》編審工作,提高審稿效率效果和學術影響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編輯團隊專家就如何提升《會計研究》的認可度、培養讀者群體和作者隊伍、發揮學術引導作用、縮短審稿周期等問題提出了寶貴建議,并討論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研究領域和選題方向。
(一)劉光忠司長介紹我國會計準則最新進展
近年來,會計司加緊步伐,著力從標準建設、人才建設和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三大方面入手,全面推進會計改革。希望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能夠關心和支持會計改革工作,發揮理論先導作用,為推動我國會計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1. 會計標準建設
一是加強企業會計準則的持續趨同。目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理事會正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推廣IFRS的趨同和采用,并加緊對租賃、保險、收入、金融工具四項準則的改革,同時啟動了對概念框架的修訂。面對全球環境錯綜復雜的新形勢,一方面要從組織架構和技術層面全方位積極參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制定,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另一方面要及時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最新進展修訂我國會計準則,做好企業會計準則的持續趨同工作。
二是加強政府會計標準建設。目前我國的現行預算會計體系無法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層面的財務狀況和運行成本,政府會計標準的建設已經成為一項重要課題。從國際來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給所有國家敲響了警鐘;從國內來看,地方債問題已成為政府的潛在風險。為解決上述問題,目前會計司已經啟動政府會計準則研究項目,努力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會計標準體系,全面客觀地反映政府的績效,幫助政府理清財務收支,科學管理資金。
三是加強內控標準建設和實施。目前我國企業內控、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標準體系已初步建成,下一步重點在于執行和實施工作。我國的企業內控標準體系已較為成熟,接下來要針對特定行業出臺更加細化的政策和操作指南,確保企業內控標準的貫徹實施;今年出臺的行政內控標準要著力推進和落實,切實提高企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水平,改進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規范財經秩序,建設服務型政府。
四是加強信息化標準建設。XBRL通用分類標準作為會計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取得重要進展,并在一定范圍內推廣實施。會計信息化的內涵要比XBRL更加廣泛,需要廣大會計工作者發揮智慧,著力研究,為提升我國會計管理工作水平做出貢獻。
五是加強管理會計體系建設。針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和樓部長在工作會議上的指示,財政部制定了《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拉開了我國管理會計改革的序幕,未來爭取在三至五年內,建立一套與我國企事業單位實際情況相適應的管理會計體系。以往會計理論界的研究更側重于借鑒國外經驗,今后要更加注重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建立一套系統化、規范化、具有原創性的國際公認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充分發揮理論先導作用。
2. 會計人才建設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成了會計人才評價體系,形成了既有會計市場準入資格(會計從業資格、注冊會計師資格)、又有初、中、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既有會計人員評比表彰、又有特殊會計人才(會計領軍人才)培養的格局。下一步,要著力加強會計人才的“頂層”設計,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人員能力框架體系,在考試管理、人才支撐、教育教學等方面推進配套改革措施,加強會計人才能力建設。
3. 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
近年來,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以每年20%的增長速度迅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面臨著諸多的機遇和挑戰。一是國內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紛紛合并重組,行業整合趨勢日益凸顯。二是事務所組織架構和內部治理發生重大變化。我國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多為公司制治理結構,而國際大型事務所多為合伙制或有限責任合伙制。目前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并推動國內事務所由公司制向有限責任合伙制轉換,努力提高國內事務所的治理水平和競爭力。三是事務所的影響范圍和執業范圍日益擴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客戶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專業化,事務所需要由提供傳統的審計服務擴大到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積極開拓全球化網絡,培養國際化人才,增強國際競爭力。希望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在注冊會計師行業組織架構和內部治理、發展路徑等問題上提供更多的理論指導,推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二)關于進一步做好《會計研究》編審、推廣等工作的意見
長期以來,《會計研究》得到了學術界專家和廣大讀者的支持與厚愛。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CNKI)發布的“2012年度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中,《會計研究》榜上有名。《會計研究》的英文版刊物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自創刊以來成績斐然,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引用。《會計研究》將進一步做好編審、推廣等工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引領學術前沿,立足中國實際
《會計研究》作為國內會計領域的權威期刊,一方面,要堅持行業學術引領地位,文章的主題應當具有理論導向性,反映當前宏觀形勢下的會計改革發展方向和熱點問題,力求理論與實際緊密貼合,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參考,引導學者和研究人員關注學術前沿和重點問題。另一方面,選題要結合中國特定背景和實際,重點關注中國特定環境和條件下的會計問題,要避免盲目追隨國際文章的思路,做到不模仿,不迎合,使《會計研究》能夠真正成為國際同行了解中國會計學術界的窗口。
2. 豐富研究方法,理論貼合實際
以往《會計研究》刊登的文章以實證研究的文章居多,讀者普遍反映文章較難理解,與會計實務結合不緊密,讀者群體受到限制。針對上述問題,《會計研究》將立足于不同讀者群體的需求,力求文章更加多元化。除實證研究的文章外,《會計研究》也歡迎并采用更多的其他類型的優秀文章,例如分析研究、文獻研究、案例研究、實驗研究、調查研究等,做到百花齊放、形式多樣,內容貼合實際,能夠為更多的會計實務界和理論界讀者提供啟迪。
3. 加快審稿速度,完善審稿意見
《會計研究》將改進審稿方式,努力加快審稿速度,縮短審稿周期。審稿意見方面,無論文章是否決定采用,審稿專家都將為作者提出更為專業、詳細、具體的修改建議,以期為作者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指導,進一步提高《會計研究》的辦刊質量。
4. 培養作者隊伍,鼓勵原創成果
以往《會計研究》刊登文章的作者多為業內資深專家,缺乏新生力量。今后《會計研究》將著力擴大培養作者隊伍,鼓勵年輕專家學者踴躍推出原創性成果,在《會計研究》中增加更多優秀的新面孔,推動會計理論不斷創新發展,激發學術活力。
(三)重點選題方向
根據會計改革方向和實務中的熱點問題,編輯團隊討論確定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研究領域和選題方向。
一是會計準則研究。重點是會計準則項目建設、企業會計準則發展、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綜合報告、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會計準則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等問題的研究。
二是管理會計研究。重點是適應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需要的企業管理會計理論總結和方法創新,特別是本土性典型案例的研究。
三是財務會計研究。重點是成本計量與產品定價、公司價值與財務報告、“營改增”的財務與會計問題、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內涵與評估體系、宏觀經濟對微觀企業財務行為的影響以及我國企業典型的財務管理案例的研究。
四是資本市場研究。重點研究主體信用狀況與融資成本、會計信息質量、信息披露與財務透明度、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信用文化對銀行信貸風險控制的影響、跨境投融資效率問題以及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實際效果。
五是內部控制研究。重點研究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執行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效果的反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跨國并購企業管理控制與風險管理等問題。
六是政府會計研究。重點是政府會計與公共理財、資產負債表編制、行政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和資源配置效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問題的研究。
七是環境會計研究。重點是環境財務會計、環境管理會計、環境審計等問題的研究。
其他方向可以包括:會計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會計學位教育、會計領域的稅務問題研究、中國制度背景下的會計政策調整、會計信息與各類契約薪酬等問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