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遇 勇于創新
發展會計教育事業 繁榮會計理論研究
——中國會計學會會長金蓮淑同志在中國會計學會
2007年學術年會上的講話
各位代表,同志們:
中國會計學會一年一度的學術盛會今天開幕了。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會計學會,向一貫重視、關心和支持會計學會工作的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有關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為舉辦本次年會承擔了大量工作的武漢大學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在座各位教授、各位代表,并通過你們向廣大會計理論研究人員和會計教育工作者表示親切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全體會計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會計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開始出現“理論研究百花齊放、實務工作日趨規范、會計人才脫穎而出、行業管理科學高效”的良好局面。本屆學術年會的召開,正是中國會計學會處于承前啟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有國際影響力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的大好時機,中國會計學會尤其是教育分會的全體會員,要以本次大會的召開為契機,認真總結前一階段的工作經驗,認真研究今后時期的工作規劃,推動我們的工作更上一層樓。借此機會,我結合不久前召開的“中國會計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工作部署,就中國會計學會和教育分會的工作談幾點看法,供同志們參考。
一、搞好教研、支撐全局,教育分會是中國會計學會開展工作的重要力量
中國會計學會教育分會是在原中
第一,教書育人,培養會計專業人才。教育分會主要由設立會計專業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本行業高級人才組成,通過組織會員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推動教學機構和廣大教員加強并改進教學工作,傳播會計知識,培養會計人才,為會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這些年來,我國會計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會計人員素質不斷提高,會計教育機構功不可沒。
第二,創新知識,深化會計專業理論。教學科研機構、教學科研人員歷來是我國會計理論創新的主要力量。教育分會關注前沿理論發展,繼承并發揚我國已有研究成果,科學借鑒國外先進理論,倡導運用經濟學、金融學、法學、管理學等的有關學科知識開展會計理論研究,開辟了研究領域、拓展了學術視野;倡導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方法并用,研究過程更加科學,研究結論更加可靠。
第三,關注實務,為會計改革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教育分會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發揮理論先導作用,根據會計實務工作和會計改革發展的需要開展課題研究,為有關方面改進工作、做出決策提供了理論論證和參考依據。
實踐表明,教育分會的扎實工作有力地推動了會計教育工作、會計理論研究和實務改進,為會計改革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今后,中國會計學會還要依托并發揮教育分會的力量,做好會計教育和科研工作,進一步推動會計行業的發展。
二、整合資源、開拓創新,進一步發展會計教育、培養會計人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對于會計事業的順利發展,我國各類會計教育機構和科研院所責無旁貸。中國會計學會教育分會集中了我國會計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核心力量,分會會員可以說是會計行業精英中的精英。中國會計學會,尤其是教育分會要整合資源優勢、開拓創新,進一步發展會計教育事業,大力培養會計專業人才。
第一,要深刻認識到,會計教育事業孕育著會計行業的美好明天。會計行業要發展,會計工作要改進,會計理論要繁榮,最關鍵的兩個影響因素,一個是專業知識、一個是專業人才。而會計專業知識的取得、會計人才的培養,主要要依靠教育事業。會計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認識到,我們從事的工作關乎中國會計事業的成敗,會計專業今天的良好教育孕育著會計行業的美好明天。這既是責任又是要求,要求廣大會計教育工作者要教好書、傳授好會計專業知識,更要育好人、貫徹好“誠實守信的品格、客觀公正的意識、開放廣闊的胸襟和進取創新的追求”的中國會計精神。可以說,有什么樣的會計教育,就會培養什么樣的會計人才,就會形成什么樣的會計行業。在座的各位教授、各位代表,你們任重而道遠。
第二,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會計專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輩出的新途徑。對于應用型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要突出理論素養與實務操作并重,使學生今后工作中既能快速上手,又具有充足的發展后勁。對于高端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工作,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培養模式。我的基本想法是要走國際化道路,具體而言,一是要繼續強化完善會計學術領軍人才培養工程,進一步通過政府引導和資助以及與國際會計組織合作開展教育和培訓,保障質量,打造精品。二是要設立高級會計人才年度論壇,邀請國際一流理論研究專家和實務界精英人士、以及財政部培養的各類會計領軍人才參與,吸收會計實務工作者和經濟管理各相關學科專家參加,通過交流、合作,推動人才成長。三是要大力探索和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會計學研究生,
三、科學統籌、多管齊下,開創會計理論研究的新局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良好,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前列,中國在國際舞臺日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進入新世紀以后,我國進一步迎來了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好機遇,會計事業的發展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空間,會計學術界迎來了理論繁榮和發展新春。對于中國會計學會和教育分會來說,一定要把握新形勢、抓住新機遇、研究新問題,科學統籌、多管齊下,開創中國會計理論研究的新局面。
第一,要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特別是會計改革的需要開展理論研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是一項前無古人的系統工程,是一個漸趨成熟的過程,需要相應地改革和發展會計事業;會計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又需要會計理論提供充分的論證和有力支持。中國會計學會是專門從事會計理論研究、開展學術交流的社會組織,教育分會又是中國會計學會中學術力量最雄厚的分支機構,一定要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尤其是會計改革和發展的需要開展研究,重視理論研究與當前實際工作的緊密結合,推動理論界與實務界的溝通和協作,為理論研究賦予新的活力。
第二,要按照“引進來、走出去”的思路,著力推進會計理論研究的國際化戰略。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以及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必然要求中國會計走向世界,會計理論研究必然也要融入世界,走國際化道路。一是要重視科學借鑒、辯證吸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一些市場經濟國家經濟體制趨于完善,相應的會計理論和會計制度也較為成熟,可以為我國會計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我們要利用后發優勢,學習其成功經驗、借鑒其先進成果,提升我國會計理論研究水平。二是要放眼世界,在國際化背景下研究中國會計問題。中國和西方會計理論研究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研究中國問題要有國際視野,避免見樹木而不見森林;要結合國際發展的時代潮流,來分析中國經濟發展和會計改革的問題,避免“謀一時而失萬世”。三是要走出國門,影響、引領國際發展方向。通過借鑒和創新,會計理論界要推出自己的優秀研究成果、多出精品;要將彰顯中國實力的會計理論和研究成果帶到國際學術界,推動國際社會對我國會計的理解與認可,擴大我國會計理論研究成果的國際影響。
第三,要加強理論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會計學屬于應用型學科,會計理論一定要落實到更好地指導實務工作,才稱得上真正的發展和進步。當前比較緊急的工作,一是要密切跟蹤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實施情況,為實務操作提供理論依據。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從今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從目前的情況看,準則實施平穩,社會反響良好。但我們也要看到,新準則實施是一項政策性強、影響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具體操作復雜的系統工程,理論界一定要重視有關實施情況,協助會計行政管理部門研究新情況、化解新問題,確保準則體系順利實施。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中央國有企業在2008年底之前將全面執行新準則。一些國有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會計人員素質與上市公司相比,可能有一定差距,執行新準則的情況更復雜、難度更大。理論界要未雨綢繆,及早研究國有企業執行新準則的相關問題。二是要積極參與內部控制標準體系建設。內部控制作為公司治理的關鍵環節和經營管理的重要舉措,在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推進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是健全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之后的又一項重大系統工程,也是財政部會計監管部門未來幾年的工作重點之一。目前,作為內控標準體系主要組成部分的基本規范和17項具體規范已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希望理論界高度重視這一工作,充分發揮理論先導作用,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參與內控標準的制定,指導企業具體實施內控規范體系。
各位代表,同志們!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需要拼搏。今后的幾年,將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進入科學發展軌道、開創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局面的關鍵時期,為我國會計事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我希望,中國會計學會尤其是教育分會,要抓住機遇、不辱使命,團結并組織全國會計科研力量,萬眾一心,扎實工作,推動新時期會計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會計理論進一步繁榮。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開創中國會計理論研究的新局面,一定能為中國會計教育事業、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