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會計基本理論 1
倫理導向會計的人文機理與框架研究 1
芻議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的應用 2
其他綜合收益的范圍及列報的探討 2
從資產負債表中挖掘現金流 3
以會計要素為起點研究會計對象的特性 4
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識別 4
淺析EVA在企業業績評價體系的應用 5
日本智力資產管理報告的實踐發展及啟示 6
我國部門預算改革與政府會計矛盾的解決 7
會計準則與制度 8
執行新會計準則是否降低了股權資本成本 8
市場監管、盈余分布變化與盈余管理 9
我國上市公司收益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10
由新設合并的計量基礎看新起點法的應用選擇 10
公司特征與社會責任成本信息披露 11
知識密集型企業外部導向的智力資本報告研究 12
債務重組準則實施過程中引發的思考 12
對農村信用社貸款損失準備計量確認工作的思考 13
新準則背景下公積金轉增注冊資本相關問題探討 14
成本管理會計 15
基于集成管控理念的全面預算管理應用 15
政治聯系、預算軟約束與政府補助的配置效率 16
戰略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 16
基于管理層激勵的業績評價內部報告體系研究 17
低碳經濟框架下我國鋼鐵供應鏈成本重構與管理問題研究 18
財務管理 19
信息不對稱、流動性與股權結構 19
限售股減持的市場反應與股東行為模式 20
市場化進程與資本結構動態調整 21
經營風險、產權結構、銀行競爭與企業債務期限結構 22
社會資本對中小企業融資影響的實證分析 23
天津濱海新區航空租賃業融資的新思路 24
股價信息含量與資本配置效率的改善 24
管理層持股與中小上市企業績效 25
異質債務、企業規模與R&D投入 26
中國銀行業海外并購視野的資本重組及其業務整合 26
跨國公司在華獨資化改善了績效嗎? 27
企業研發投入與實際績效:破題A股上市公司 28
承銷關系對我國財務分析師獨立性影響的實證研究 29
企業財務狀況質量三維綜合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檢驗 29
構建以風險控制為導向的央企境外投資績效評價體系 30
審 計 32
信息披露質量、控股股東資金占用與審計師選擇 32
審計師個人特征與審計質量 32
政治聯系、審計師選擇的“地緣”偏好與審計意見 33
法治水平、審計行業專業性與管理層代理成本 34
審計委員會與注冊會計師的溝通 35
上市公司年報表外信息審計的問題與應對 35
高管會計師事務所關聯、審計任期與審計質量 36
非執業會員職業道德守則的核心思想和特點 37
金融審計預警體系構建研究 38
構建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體系的初步設想 38
遼寧國企全面風險管理審計現狀及評價內容構建 39
大型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芻議 40
政府環境責任審計本質與特征的探討 41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關于公共部門內部審計能力模型的研究與啟示 41
公司治理 43
投票權制度改進與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 43
多個大股東存在下的董事會結構模型及其實證檢驗 43
我國董事會職能探尋:戰略咨詢還是薪酬監控? 44
基于會計監管的中國獨立董事制度有效性實證研究 45
中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異分析 46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現實狀況、變化趨勢與決定因素:1999-2009 46
公司治理與管理層機會主義會計選擇 47
家族控制、治理環境和公司價值 47
內部控制 49
目標導向下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構建及實證檢驗 49
內控信息披露、企業過度投資與財務危機 50
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債務契約 50
關于建立財務報告與內部控制雙重獨立審計機制的思考 51
防范商業腐敗,會計人任重道遠 52
寶鋼金屬有限公司風險管理的實踐 52
廣西聯通構筑運作高效、風險可控的授權管理體系的做法 53
文獻索引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