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8-19日,由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南京審計大學會計學院承辦的“2016年學術年會暨第九屆會計學院院長論壇”在江蘇南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主題是“互聯網+時代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與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會計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永澤,副主任委員廣東財經大學校長王華、中國人民大學王化成、西南財經大學樊行健、中國會計學會學術部主任喻靈等20位委員參會,會議還特別邀請了廈門大學曲曉輝、南京大學財務與會計研究院院長楊雄勝、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張新民,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處長謝秀芳、南京審計大學副校長時現等嘉賓出席。出席本次會議的還有來自全國高校的會計學院(系)、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的代表,與會人員共計226名。
本次大會開幕式由南京大學楊雄勝教授主持。時現副校長代表南京審計大學致歡迎詞,劉永澤教授、喻靈主任代表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專業委員會致辭。
18日上午主題演講圍繞“國際化與信息化”、“互聯網+時代”兩大會計專業教育主題展開,由西南財經大學樊行健教授主持。廈門大學曲曉輝教授以“如何建設國際一流學科”為題,聯系當前高校事業編制改革,從AACSB、EQUIS、AMBA、CWUR等國際認證,分析在新形勢下如何把握國際學科評價標準,不斷凝練學科特色方向和培育新形勢下的競爭優勢。南京大學楊雄勝教授以“國際化與信息化:來自南京大學MPAcc培養模式的探索”為題做了主題報告,介紹了南京大學MPAcc在國際化、信息化和互聯網思維下通過課程模塊設置,實現結果與過程、學位教育與人格完善的有機融合,把碎片化知識轉化為系統的課程體系,并取得了學生、社會和學校的多方認同。中國人民大學王化成教授做了題為“MPAcc合格評估與教育質量認證”的主題報告,回顧了2004年至今MPAcc歷史沿革,指出學位委員會通過“合格評估”選擇差學校,通過“質量認證”選擇有特色的優質學校做標桿,實行優勝劣汰,全面提升MPAcc教學質量和社會認可度。對外經貿大學張新民教授做了題為“互聯網+時代的會計教育國際化思考”的主題報告,從國內鮮花在線預訂引出互聯網下信息操縱與公司價值,并從專業教育和職業發展視角分析傳統教學存在的不足,提出爭創特色“第一”主旋律。南京審計大學董必榮教授做了題為“南京審計大學會計學院特色發展之路”的主題報告,圍繞學?!皩徲嫛碧厣榻B會計學院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在國際化合作教學、實踐、網絡作業平臺等方面的創新和取得的成果。
18日下午圍繞“互聯網+時代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會計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改革”和“會計教育教學管理與碩士研究生培養”三大主題設置了三個分會場。其中,第一分會場由楊政、錢愛民主持,第二分會場由潘煜雙、丁友剛主持,第三分會場由劉中華、薛祖云主持。會議邀請了高校會計學院(系)代表和業界人士等30余人匯報了他們的最新教育教學研究成果,與會代表和委員進行了相應的提問與點評,各會場氣氛熱烈,真正實現了教育教學思想的交流與碰撞。
19日上午圍繞“會計改革”與“虛擬現實”兩大主題展開,由西安交通大學張俊瑞教授主持。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會計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永澤教授做了“會計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改革”的主題演講,劉教授認為現有專業教學存在碎片化誤區,而互聯網下資源共享,促進了線上線下教學有機結合,需要教師角色由演員向主持人轉變,提出要實施一體化的教學改革,改變教學理念,讓網上資源廣泛地為教學服務。廣東財經大學王華教授做題為了“互聯網+環境下經管實驗教學深化改革研究”的主題演講,認為在注重學生人格教育基礎上,合理利用互聯網+環境下的信息和網絡實現中國本土化的實驗教學,未來將借助國際、政府和企業合作平臺積極開展綠色實驗。南京審計大學時現教授以“審計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改革”為題的主題演講,圍繞我國審計事業的發展,探討了如何培養審計人才滿足社會需求,并通過介紹南京審計大學辦審計學專業的經驗與教訓,提出審計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關鍵節點。
本次大會的閉幕式由劉永澤教授主持,廣東財經大學校長王華教授對本次大會進行了總結。王華教授詳細回顧了本次大會的各個環節,并指出面對互聯網、資本市場的發展,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專業教育委員會肩負著全國高校會計教育教學改革的歷史重任,有責任引領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其中。本次會議共收到教育教學改革論文59篇,經專家網絡匿名評審和會議評審,評選出6篇論文為優秀論文,并授予南京審計大學會計學院論文最佳組織獎。
本次會議為研究和探討“互聯網+時代下”會計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交流平臺,對于推動我國會計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提升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專業委員會的社會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