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固體)勘探與評價會計規范研究》課題是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立項(項目合同書編號2012KJC01),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承擔的科研課題。經過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與中央財經大學、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公司、中煤地質工程總公司等協作單位共同努力,課題順利完成并結項驗收。該課題主要成果如下:
本課題致力于解決我國目前固體礦產資源勘探與評價會計規范的缺失問題,以國際礦業會計準則以及我國石油天然氣會計準則為參考,結合我國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現狀和一般礦業企業發展狀況,對我國固體礦產資源探礦權及勘探與評價活動的會計核算問題進行了研究。在與相關法規和會計規范相協調的基礎上,對固體礦產資源勘探與評價活動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會計核算辦法,建立起一套科學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
本課題研究成果的理論創新和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我國固體礦產資源會計核算處于“法規真空期”以及國際會計準則沒有相關明確會計處理細則的背景下,本課題立足于我國礦業企事業單位現狀,首次對我國固體礦產資源探礦權及其勘探與評價活動的會計核算進行了全面系統地研究,并提出了改進建議,彌補了國內固體礦產資源會計核算法規研究的空白,并為國際礦業會計準則的制訂提供了有益參考。
第二,一直以來,探礦權的屬性不明晰造成了探礦權會計核算的困擾。本課題從探礦權的概念、探礦權的主體與客體、探礦權的特征與屬性出發,詳細闡述并明確了探礦權的理論定位,并在此基礎上對探礦權的取得、初始計量、后續計量、處置以及探礦權信息列報與披露重新進行了規范,為解決探礦權會計核算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第三,礦產資源勘探與評價活動具有高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其會計核算一直是礦產資源上游活動會計核算的難點與關鍵問題。本課題系統性地闡述了我國當前固體礦產資源探礦權及其勘探與評價活動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這些問題的會計核算建議,彌補了國內對固體礦產資源勘探與評價活動會計核算研究的空白。
第四,本課題在總結和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礦權資產”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設立“礦權資產”一級會計科目以及相關二級科目和三級科目,對固體礦產資源探礦權及其勘探與評價活動進行核算。這種設立新科目的辦法避免了之前不設立新賬戶而采用原有會計科目核算的種種弊端和缺陷,并對固體礦產資源探礦權及其勘探與評價活動的會計核算進行了探索性的創新研究。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不僅對于完善我國礦產資源行業會計規范體系具有重要影響,而且對于滿足礦業企業、地質勘查單位、政府部門、監管部門以及社會公眾等相關會計信息使用者的現實需求具有重大意義,具有重要社會效益與價值。有利于向礦產資源會計信息使用者特別是債權人和投資者提供準確、及時、有效的財務信息,有助于礦業企業和地勘單位的籌融資活動和我國礦業企業“走出去”的戰略發展;有利于推動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和礦業企業規范化運營,進而促進我國礦產勘查業的發展以及勘查效率的提高;為進一步規范我國固體礦產資源企業會計準則與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的修訂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參考,同時為我國礦產資源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以及國際采掘業準則的制定提供了可借鑒的建議。
本課題部分研究成果已經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其中《地勘單位探礦權經營有關會計處理問題研究》在《中國總會計師》雜志發表,《探礦權的經濟和法律屬性研究》在《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發表。其余還有一些研究成果正在整理撰寫過程中,并打算向《會計研究》等會計領域的權威期刊投稿。
本課題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深化后續的研究方向,從定性走向定量,擬用問卷調查、相關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我國固體礦產資源勘探與評價方法的現狀做摸底分析,并對不同會計核算方法導致固體礦產資源企業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可比性進行量化和比較,從而對不同會計理論的爭議提供必要的數理計量支持,從而為我國固體礦產資源會計核算規范的設定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Power by YOZO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