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月壇南街14號月新大廈 郵編: 100045 電話: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網安備:110102005602 | 京ICP備12005383號-1 | 中國會計學會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
楊雄勝,從教31年,獲財政部“全國先進會計工作者”;《高級財務管理》獲國家精品課程教材項目。
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財政部科研項目;在《會計研究》等重點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代表性論文及著作:《會計研究范式革命:黎明前的彷徨與思考》、《探索內部控制制度的哲學基礎》、《中國實證會計研究的回顧與思考》等。
入選會計名家培養(yǎng)工程,獲資助后擬開展的項目:基于中國文化的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2016年5月18日下午,由中國會計學會、全國會計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MPAcc教育中心承辦的MPAcc會計名家公益大講堂在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qū)貽芳報告廳舉行。南京大學會計與財務研究院院長楊雄勝教授為我校師生作了主題為“信息化與財會職業(yè)發(fā)展”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黨委書記、南京師范大學財務與會計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江希和教授主持。
楊雄勝教授以“會計面對信息化,是浴火重生還是壽終正寢?”問題為導向,詳細分析了會計環(huán)境變化對會計職業(yè)發(fā)展的影響。楊教授指出,信息化時代,信息化給會計帶來的沖擊是革命性的,且對會計能力產生的影響是顛覆性的,但同時也為會計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為會計研究提供了新的課題,主要包括:(1)實時會計(連續(xù)會計、同步會計),比如實時會計如何區(qū)別形式性特征與本質性特征?或如何在動態(tài)(實時)反映形式特征過程中揭示經濟本質性特征?(2)全息會計(全面會計、立體會計),比如全息會計如何綜合反映并控制人類行為各種自然屬性及其對經濟過程和結果的影響?(3)整體會計(社會會計、宏觀會計、全局會計、總體會計),比如研究會計的社會公共資源屬性等。因為社會已成信息網絡,會計在實時反映各組織單位經濟活動的同時,完全可以也應該實時反映著一個地區(qū)、行業(yè)乃至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由此,會計信息不再滿足于微觀身份,更主要表達在已成為宏觀經濟的“信號燈”和“測量儀”,形成一種新型的社會公共資源。與此相應的研究主題可以是:當會計信息作為“社會公共資源”,必須具有哪些內容和基本特征?會計機制如何確保會計這種嶄新功能作用的充分實現(xiàn)?
“新興的信息革命正方興未艾。……它將從根本上改變企業(yè)和個人對信息的認識。它不是一場技術、機械、技巧、軟件或速度的革命,而是概念上的革命。它不是在信息技術(IT)或管理信息系統(tǒng)(MIS)領域發(fā)生的革命,也不是首席信息官(CIO)領導下的革命。領導這場革命的是信息產業(yè)往往忽視的人--會計人員”。最后,楊雄勝教授以德魯克大師在1995年提出的這段名言,鼓勵年輕的會計專業(yè)的同學們努力進取,為會計事業(yè)做出貢獻。
在自由交流環(huán)節(jié),在場學生踴躍提問,楊教授一一給予了詳細而又深刻的解答。
此次講座為南京師范大學財會專業(yè)師生提供了與會計知名學者學習、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全面了解了信息化對會計職業(yè)的影響,拓展了大家的視野,也為大家指出了新的會計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