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序倫先生是我國杰出的會計學家、教育家、會計專家,1924年哈佛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成回國,先后在國立暨南大學、上海商科大學等學校任教,致力于引進和傳授西方先進的會計知識和技術。1927年辭去一切社會職務,抱著“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理想,憑借其特有的遠見卓識,自主艱苦創業,先后創辦了會計師事務所、會計補習學校、會計函授學校、會計高等專科學校和會計高級職業學校、圖書用品社等一系列以“立信”命名的經典品牌,并以此引領了中國現代會計事業的繁榮發展,奠定了他會計學界泰斗的地位。
潘序倫出身書香門第,其曾祖父和伯父都是清代舉人。1919年,他在黃炎培的支持下破格進入圣約翰大學,并于1921年提前畢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他立志出國留學,同年成功考取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獎學金,獲學校保送赴美國留學,并先后獲得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1924年潘序倫學成回國,先后擔任了上海商科大學教務主任兼會計系主任和上海國立暨南學校商學院院長等職,著力引進和傳授西方先進的會計理論和實務。由此開始,潘序倫一生從事會計事業,達60多個春秋,成為中國現代會計學界的泰斗。
1927年,他先舉辦簿記訓練班,因學生人數大增,為適應需要,后又創辦了立信會計補習學校、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和立信高級會計職業學校。
1930年12月,潘序倫任國民政府主計處籌委會委員,1931年3~7月任主計處主計官。
抗日戰爭時期,他離開上海到了重慶,并任教于重慶大學,又在重慶又設立了立信會計事務所和多種教學形式的立信會計學校。為了解決會計教材的供應,1941年秋與生活書店合作,創設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專門出版立信會計叢書和印制發行會計帳冊報表。《立信會計叢書》到1956年為止,共編譯出版200余種,后又編制了《蘇聯會計述要》、《國營會計概要》等著作。
抗戰勝利后,潘序倫于1946年6月至1947年5月,任經濟部常務次長,1947年5月受聘為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潘序倫為了培養高級會計人才,以適應社會需要,他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在重慶市區建造了立信大樓,分別辦了兩所專科學校。不僅如此,他還鼓勵和支持外地的立信同人和校友在桂林、北京、天津、南京、廣州、衡陽和香港等地都辦起了各類不同形式的立信會計學。到1953年止,培養的學生已逾10萬人,遍布全國各地,遠達美、德、日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辦學的原則是嚴格要求,精心培養,自編自教,切合實際,邊學邊做,講究實效,精打細算,勤儉辦校,尊師愛生,團結友愛。
潘序論自美國學成歸國后,任教、著書收入額豐,捐助辦學與發展會計事業不遺余力,1945年統戰勝利后,由重慶回到上海,一時遷校沒有地方,他捐出私宅五開間三層樓房一幢,繼而又捐出美金萬元,為學校建造了體育館,而他自己日常生活,非常簡樸,斗室中一床一幾一柜,一桌四椅,別無他物,唯書成堆,此習慣一直至晚年未改。他經受了反右的災難,也遭到文革的迫害和沖擊,在平反之前,對人侃侃而談的不是感慨,他唯一懸念和關懷的是如伺迅速培養出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的會計人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落實政策,他得到文革期間被抄財物的賠償款8萬元,立即捐半數給剛建成的上海市會計學會作事業費,又捐贈給正在恢復的立信會計專科學按3.5萬元作獎學基金。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指引下,潘序倫積極推動恢復的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和立信會計學校,建了新校舍;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會計學會--上海會計學會和解放后第一個會計師事務所--上海會計師事務所。重建了立信會計編譯所,編譯出版了《新編立信會計叢書》、《立信財經叢書》等30多種。三位一體的立信會計事業,現今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生機勃勃。
潘序倫于1985年病逝。在他患病期間,曾邀浦東中學校長前往晤談,對母校殷殷關切之情,溢于言表。
潘序倫先生在中國傳播了現代西方會計理論和方法。在20世紀30年代,在“改良和改革會計”大爭論中,主張引用西方現代會計。潘先生撰寫了大量的會計著作,介紹了現代會計。潘先生開設會計出版社,大量出版會計類教材和著作。
潘序倫先生推進了會計實務。潘先生先后創立兩家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和上海會計事務所。
潘序倫對中國會計教育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潘先生創立的立信會計專科學校(現上海立信會計學院)迄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為祖國培養了大批合格的會計人才,名聲遠揚,潘序倫功不可沒。
主要著作:《立信會計叢書》《蘇聯會計述要》《國營會計概要》《新編立信會計叢書》《成本會計》《高級商業簿記教科書》《公司登記規則》《公司會計》《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國營企業會計概要》《基本會計學西方會計》《基本會計學》《會計學》《審計學》《所得稅原理及實務》《通用簿記教程》《政府會計》
潘序倫先生捐出自己的財產,設立了“潘序倫中青年優秀論文獎”,對中青年會計學者和會計實務工作者的優秀論文進行獎勵。
崇高精神
走進暨南大學校友樓,一幅潘序倫先生的照片頓時映入眼簾,“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成”的訓條警句也就成為了當中最為醒目的標志。“誠信是會計之本”這是暨南大學會計系學生上課聽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是會計系每一位新生入學時必須要上的第一堂課。潘序倫先生的高尚品節至今還影響著每一位暨南學子。“現代會計學宗師,職業教育之楷模!”這是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對中國現代會計學之父——潘序倫先生畢生功績作出的精確評價。